植牙費用2025全攻略:從植體廠牌到手術材料的價格因素詳解


植牙費用2025全攻略:從植體廠牌到手術材料的價格因素詳解

🔥 朱耕甫醫師 的專業解答

在台灣,單顆植牙的費用通常落在NT$60,000~100,000元之間,價格會因多種因素而有所差異。除了植體品牌(例如瑞士 Straumann 與韓國 Osstem)本身就有不同價位,醫師的經驗、診所設備、手術方式以及是否包含術後保固,都會影響整體收費。此外,若治療過程需要補骨或使用再生膜,費用還會再增加,通常補骨約NT$10,000~20,000元,大範圍補骨甚至可能讓總價突破NT$120,000 元。因此,想要真正了解植牙費用,必須同時考量品牌、術式與額外治療項目,而不僅僅是單看表面價格。

內容目錄

植牙費用一顆多少(2025 最新)?有哪些固定與可變項?

為什麼不同診所報價差這麼多?(品牌/資歷/設備/保固)

補骨要加多少錢?哪些情況一定要補骨?

單顆 vs 全口/All-on-4:總費用怎麼抓?療程時間會影響嗎?

各品牌植體差在哪?CP 值怎麼選(臨床證據/維修供應/成本)?

分期、保固與售後追蹤要問什麼?

地區價差:台灣各縣市常見區間(觀察值)?

真實案例:三種常見情境的「費用拆解單」

手術後的隱藏成本有哪些(回診/清潔/X光/發炎處理)?

健保與商業保險能不能報?需要哪些文件?

植牙常見問題有哪些?牙醫師Q&A一次解答

延伸閱讀:深入了解植牙治療全攻略

植牙費用一顆多少(2025 最新)?有哪些固定與可變項?

植牙一顆的總費用在台灣約落在NT$60,000~100,000元,但實際價格不只看「一顆多少」,而是由多項固定與可變項目組成,這便是診所報價差異明顯的原因。而且,如果你有補骨、導引式手術、使用高階材質或品牌,植牙總價甚至可能突破NT$120,000以上。

植牙費用的固定項目有哪些?

這些是幾乎所有植牙療程都會包含的基本項目:

  • 植體(人工牙根)本體費用
    市場多為鈦金屬製,品牌不同(如 Nobel Biocare、Straumann、Osstem)價格有明顯差異。
  • 支台齒(連接件)與牙冠
    通常搭配全瓷冠或全鋯冠,材料成本與技工費是價格關鍵。
  • 術前影像檢查費
    包含全口X光與3D電腦斷層(CBCT),評估牙槽骨量與神經位置,費用約NT$2,000~5,000,若有治療通常會內扣於總價中。
  • 手術基本費與耗材
    含消耗品、無菌操作設備、跟刀手費用等等,多數診所包含於總價內,少數會單獨計算。

哪些是會讓費用浮動的可變項目

不同患者條件與醫師的規劃,會大幅影響最終費用:

  • 是否採用導引式/導航式手術
    使用手術導引板或X-Guide導航系統等提高精準度,可以大幅降低傷口大小,但通常需加價NT$10,000~15,000。
  • 是否使用舒眠麻醉
    若你選擇靜脈鎮靜麻醉,需安排麻醉醫師和設備,費用另計NT$20,000起跳。
  • 是否需補骨或補肉
    若齒槽骨量不足,需補骨粉及再生膜(NT$10,000~20,000)甚至做鼻竇增高術,會增加費用與恢復時間。
  • 是否採用進階輔助療程
    膠原蛋白(NT$3,000~5,000),可促進牙齦癒合、減少術後腫脹,適合傷口較深、希望恢復更快者;生長因子(NT$10,000~20,000)例如PRP/PRF來自自體血液,提升骨細胞修復力,適合有骨鬆、癒合慢的族群;高壓氧治療(NT$3,000~5,000/次)可促進血液循環與組織代謝,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適合慢性病患者。

植牙額外自費項目:補骨手術、膠原蛋白、生長因子、高壓氧治療法

🔺植牙額外自費項目:補骨手術、膠原蛋白、生長因子、高壓氧治療法

  • 品牌與產地選擇
    歐洲/美國品牌(如 Straumann、Nobel Biocare)相對韓系(如 Osstem)價格更高,但證據基礎與維修穩定性更強,前者費用通常為80,000起,後者則60,000起,詳細費用還是要看各診所,甚至與診所所在地區也有關。
  • 牙冠材質差異
    全瓷冠、全鋯冠、金屬瓷冠價差可達NT$5,000~20,000,影響美觀與耐用度,通常已內涵在總價中。
  • 醫師經驗與診所設備
    植牙團隊是否由專科醫師主刀?是否需要多位醫師協同合作?是否需要麻醉醫師?這些都可能反映在報價中。

🔔黃靖鈞醫師的說法:

植牙前,務必要求診所提供詳細治療計畫書,並問清楚是否包含補骨、牙冠材質與保固條款,以避免日後追加費用的風險。

為什麼不同診所報價差這麼多?(品牌/資歷/設備/保固)

植牙報價會有明顯落差,並不是因為哪間診所亂開價,而是背後使用的材料、醫師經驗與設備條件都不同。簡單來說,報價高的診所,往往使用的是國際知名品牌、搭配先進數位設備,並由資深植牙專科醫師執刀,也會提供較完善的保固機制,這些都會是植牙的成本。

植牙價格差異的背後原因

  • 植體品牌不同
    高階品牌如 Nobel Biocare(瑞士)、Straumann(瑞士)擁有長期臨床研究與全球保固機制,相較於 Osstem(韓國)或其他國家品牌,成本明顯較高,不同品牌之間價格落差可達20,000~30,000元。
  • 醫師資歷與植牙專科身分
    擁有植牙專科、碩博士背景或國際認證的醫師,其臨床操作經驗與風險控管能力更成熟,報價通常也會反映其技術價值。
  • 數位設備與手術技術是否升級
    是否採用CBCT 3D斷層分析、數位導引板、即時穩定度測試儀(ISQ)、X-Guide導航系統等,會直接影響療程精準度與手術時間。
  • 是否提供術後保固與追蹤制度
    有些診所標榜「價格便宜但不含保固」,而高價位診所通常包含3–5年的植體保固、回診追蹤與發炎管理。
  • 診所營運成本差異(地點、團隊規模)
    位於都會區或醫療大樓的診所,場地租金與人事成本更高;有牙技師、牙周專科共同參與的團隊治療,也會反映在價格上。

👇影片推薦|植牙價格到底差在哪裡?
如果你還是不太清楚為什麼同樣是植牙,價格可以差這麼多,那這支影片你一定要看!人本自然牙醫診所施昆育院長透過案例,親自向你說明植牙費用差異的真正原因,快速幫你解除疑惑。

立即查看>植牙價格有高有低,到底差在哪裡呢?

數據引用:根據《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22年統計,全球前五大高階植體品牌(Nobel Biocare、Straumann等)與中價品牌平均每顆價格可差US$250~400,約合台幣 NT$8,000~13,000,且高階品牌有些微較高的10年存活率。(數據來源:《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補骨要加多少錢?哪些情況一定要補骨?

如果骨頭不夠厚、不夠高,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不足,補骨就會是植牙成功的關鍵步驟。補骨費用通常在NT$10,000~20,000元之間,但若需要做大範圍的垂直增骨、鼻竇增高術,讓植牙手術得分成兩次,總費用可能提升至NT$30,000甚至更高。簡單來說,是否補骨,要依患者的骨質狀況與手術規劃而定。

補骨費用怎麼算?

  • 根據補骨範圍、材料種類與手術難度計價。
  • 常見費用區間:小範圍 NT$10,000–15,000,大範圍 NT$20,000–30,000。
  • 材料來源會影響價格:自體骨>異體骨>合成骨。

哪些狀況一定要補骨?

  • 齒槽骨高度不足(尤其是上顎後牙區)無法穩固植體。
  • 齒槽骨寬度不足(尤其是下顎後牙區),無法提供植體良好支撐。
  • 抽菸、長期缺牙導致骨質萎縮。
  • 曾接受拔牙但未即時植牙,導致骨頭自然吸收。

常見補骨手術有哪些?

  • GBR(骨組織再生術):用骨粉與再生膜填補骨缺損。
  • Sinus Lift(上顎竇提升術):針對上顎後牙骨量不足的處理方式。
  • Block Graft(骨塊移植):嚴重骨缺損時從下巴或其他部位取骨移植。

補骨後會拖延療程嗎?

  • 補骨完需4–6個月癒合,若為即拔即補,則能同步進行植牙。
  • 是否可同步,需由醫師判斷骨穩定度。

🔔陳威璁醫師的說法:

別因為「怕加錢」而忽略補骨的重要性。骨頭是撐起植體的根基,該補就補,否則後續若植體鬆脫、失敗,才是更大的浪費!建議預約具備骨重建經驗的牙醫師,安排電腦斷層影像評估,才能確認是否需要補骨,並提前預算相關費用。

單顆 vs 全口/All-on-4:總費用怎麼抓?療程時間會影響嗎?

如果你只缺一顆牙,費用通常落在NT$60,000~100,000元;但如果是多顆或全口缺牙,就會進入「重建等級」的費用範圍。以All-on-4為例,全口單側平均費用約NT$350,000~500,000元。也就是說,費用高低取決於牙齒數量、手術設計是否複雜,以及療程是否需分階段進行。

單顆植牙費用範圍

  • 單顆全套費用(含植體、牙冠、診療與影像)約NT$60,000~100,000。
  • 如需補骨或選用高階植體,費用可上修至NT$120,000 以上。
  • 一般需3~6個月完成(視骨整合與是否補骨而定)。

全口多顆傳統植牙

  • 若採「一顆一根」的方式重建,可能需植入20根以上植體。
  • 總費用輕易突破NT$1,200,000~1,500,000。
  • 療程時間長,常需分階段進行(補骨→植牙→裝牙)。
  • 感受不佳,恢復期長。

All-on-4的優勢與費用

  • 僅用4根植體支撐單顎整排假牙,省略大量植體與補骨費用。
  • 費用約NT$350,000~500,000/單顎。
  • 可「一日完成拔牙+植牙+臨時牙」,大幅縮短療程。
  • 感受極佳,恢復期短。

療程時間怎麼影響費用?

  • 分段進行療程者,費用雖然平均分散,但總成本偏高。
  • 數位導引、即拔即種療程則能減少手術次數與回診次數,有時反而CP值更高。

📍如何找尋適合的植牙醫師?

當你對植牙費用與療程規劃有疑問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到願意提供完整說明與客製化評估的植牙醫師。小編推薦你善用「牙醫小幫手」線上預約平台,依照項目、地區與時段篩選,全台超過6000位牙醫師可選,還有40萬筆真實評價作為參考,能更安心、更快速找到適合的診所,安排第一步面診與諮詢。

👇只需三步驟,線上預約超方便!

Google搜尋「牙醫」:第一個即可找到牙醫小幫手預約平台

搜尋您想看診的項目、地區和時間:有6000多位牙醫師可以選擇,不怕沒時間

選擇評價良好且有空檔的牙醫師:有40萬則評價可供參考

送出線上預約:請準時前往喔!

立即點擊 | 線上預約

只需三步驟,牙醫線上預約超方便.jpg

各品牌植體差在哪?CP值怎麼選(臨床證據/維修供應/成本)?

不同品牌的植牙系統,從臨床穩定性、國際文獻佐證、零件供應,到價格帶都有顯著差異。選擇時不能只看價格,而要看是否有長期追蹤的臨床實證、全球通用的維修支援,以及能否與你的口腔條件匹配。高階品牌雖然價格較高,但在「風險控管」與「未來維修」上反而更具CP值。

臨床實證與成功率

  • 高端品牌如Nobel Biocare、Straumann,擁有超過30年的臨床文獻佐證。
  • 植體與骨結合穩定性高,特別適用於高風險患者(如骨質差、糖尿病患)。
  • 某些新興或低價品牌則缺乏長期追蹤資料,風險需自行承擔。

零件可得性與維修支援

  • 國際品牌在全球多國設有通路,若日後搬家、出國,仍可獲得維修與更換支援。
  • 若選用冷門品牌或代理權變更頻繁品牌,未來牙冠、螺絲等耗材恐難以取得。

設計差異與臨床操作彈性

  • 高階系統植體表面處理更進化(如SLActive、TiUnite),能縮短骨整合時間。
  • 植體設計也更能應對骨質條件不佳或手術空間狹小的情況。
  • 此外,數位植牙導航系統多與大品牌整合,提升精度與預測性。

價格差異與效益比

  • 平價品牌如Osstem、NeoBiotech,適合預算有限但骨質條件良好者,同時也因為銷量較大,品牌已趨近成熟。
  • 中高價品牌如Astra Tech、Zimmer,則兼顧品質與成本。
  • 若重視長期穩定與維修便利性,建議選用擁有完整臨床追蹤資料與全球服務網的系統。

全球五大植牙植體廠牌:士卓曼、亞仕特、諾保科、百好、奧齒泰特色懶人包

🔺 全球五大植牙植體廠牌:士卓曼、亞仕特、諾保科、百好、奧齒泰特色懶人包

數據引用:根據《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20年文獻回顧,Nobel Biocare系統在 10 年內平均成功率為96.2%,而某些低價系統則低於91%。此外,選用具備全球售後服務支援的品牌,其後續維修成功率高出20%。(數據來源:《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分期、保固與售後追蹤要問什麼?

植牙的費用不小,許多診所提供刷卡分期、保固機制與術後追蹤計畫,但每間診所的條件不同,建議你在術前就必須詢問清楚,避免後續發生糾紛。從「分期細節」、「保固範圍」、「追蹤方式」三個面向來看,才能確保你的植牙療程既安心又有保障。

分期付款的選項與條件

  • 是否提供信用卡分期?最高可分幾期?有無利息或手續費?
  • 有些診所也提供「療程分段收費」,例如先付手術費、後付牙冠費。

保固內容與適用限制

  • 保固年限:常見為 3~5 年,高階系統甚至可至 10 年。
  • 保固範圍:是否包含植體本身、支台齒與牙冠?還是僅限於植體?
  • 有無排除條款?例如抽菸、牙周病惡化、未定期回診是否會喪失保固資格?

術後追蹤與清潔安排

  • 是否有安排定期回診(如每 3~6 個月)追蹤 X 光與清潔?
  • 是否提供植牙區的專業清潔或專用器具指導?
  • 若發炎或有異常狀況,診所是否有快速應變機制或開放預約?

🔔黃靖鈞醫師的說法:

植牙不只是「裝好就結束」,而是需要長期維護的醫療裝置。問清楚分期與保固,不只是保護荷包,更是保護你未來的使用權益喔!

地區價差:台灣各縣市常見區間(觀察值)?

植牙費用在台灣不同縣市間確實有明顯落差,以2025年市場觀察為例,大台北地區的價格往往偏高,而中南部或非都會區則相對親民。造成這些價差的主因,不只是物價或租金,也與診所定位、品牌植體與醫師經驗值有關。

北部(台北、新北、桃園)植牙價格常見區間

  • 常見單顆價格區間:NT$80,000~120,000
  • 以使用瑞士Straumann、瑞典Nobel Biocare等高階植體為主,醫師資歷較完整,並搭配數位導引設備,診所多定位為「精緻醫療」或「美學中心」。
  • 保固與售後服務大多更完整,也可能包含術前3D模擬或高階掃描系統。

中部(台中、彰化、南投)植牙價格常見區間

  • 常見單顆價格區間:NT$65,000~90,000
  • 中部醫療資源集中,部分診所設備媲美台北,但人事與場地成本較低,故CP值相對理想。
  • 高端與中價位療程並存,患者選擇彈性較大。

南部(台南、高雄、屏東)植牙價格常見區間

  • 常見單顆價格區間:NT$60,000~85,000
  • 多以韓系品牌(如Osstem、Dentium)為主,診所走平價或社區牙科風格,療程也多為傳統手術,較少導入全數位流程,但仍有提供數位化服務並兼具價格合理性的醫師。
  • 若對品牌與醫師不設限,南部仍可找到技術成熟、價格合理的選擇。

東部與離島(花蓮、台東、澎湖、金門)植牙價格常見區間

  • 常見單顆價格區間:NT$55,000~75,000
  • 因專科醫師較少、設備資源有限,有些患者會選擇至外縣市植牙。

小編建議你在植牙前,一定要貨比三家選擇評價良好、溝通順暢、費用透明的牙醫師,讓植牙更順利!如果你還有其他植牙相關問題,歡迎透過以下按鈕,預約您所在地附近的專業植牙醫師諮詢植牙費用。

立即預約|植牙費用諮詢

真實案例:三種常見情境的「費用拆解單」

下面以三種常見情境,和你說明植牙費用在不同狀況下要如何計算:

情境一:單顆無補骨、使用韓系植體(適合年輕、骨況穩定者)

  • 診斷與影像費用:約 NT$2,000~4,000(含全口X光、3D斷層)。
  • 植體手術費(含材料):約 NT$30,000~40,000(以Osstem或Dentium為例)。
  • 支台齒與全瓷牙冠:約 NT$25,000~35,000。

👉 總費用約 NT$60,000~75,000。屬於標準單顆植牙費用範圍內。

情境二:單顆需要水平補骨、使用瑞士植體(骨萎縮初期者)

  • 診斷與影像費用:約 NT$3,000~5,000(含CBCT與術前評估)。
  • 植體品牌升級(如Straumann):約 NT$45,000~55,000。
  • 補骨材料(骨粉+再生膜):約 NT$15,000~20,000。
  • 支台齒與全瓷牙冠:約 NT$30,000~40,000。

👉 總費用約NT$90,000~110,000。適合追求長期穩定性、骨量不足者。

情境三:全口重建 All-on-4(單顎無牙、長期活動假牙者)

  • 術前影像評估與口掃:約 NT$8,000~15,000。
  • All-on-4植體與手術費用:約 NT$400,000~600,000(含4支植體+暫時牙)。
  • 正式固定式假牙(全瓷或鈦合金支架):約 NT$300,000~400,000。

👉 總費用約NT$700,000~1,000,000。雖然一次費用高,但免補骨、恢復快、咬合功能佳,是近年最受推薦的全口方案。

🔔陳威璁醫師的說法:

植牙費用無法一概而論,建議找專業醫師做初步影像檢查與骨質評估,確認是否需補骨、選擇合適品牌與術式後再做預算規劃,這樣才不會後期追加費用讓人措手不及。

手術後的隱藏成本有哪些(回診/清潔/X光/發炎處理)?

很多人不知道,即使植牙手術順利完成,後續的照護與回診仍然不可少喲!術後若忽略了保養與追蹤,可能衍生額外的費用與風險,這些就是所謂的「隱藏成本」。

定期回診與追蹤檢查

  • 費用區間:每次NT$200~500 不等(部分診所因自費項目維護免收掛號費)。
  • 目的說明:追蹤植體穩定性、牙周健康與咬合狀況是否變化。
  • 頻率建議:前三個月密集回診,之後每 3~6 個月一次。

定期專業清潔(非一般健保洗牙)

  • 費用區間:每次NT$1,000~2,000(視診所設備與清潔難度)。
  • 目的說明:移除植體周圍的牙結石與菌斑,預防植體周圍炎。
  • 適用對象:有多支植體、All-on-4或咬合力較強者更需要重視。

影像檢查(X光/3D斷層)

  • 費用區間:NT$1,000~3,000/次 (通常在保固期間不會收取)
  • 目的說明:檢視骨整合情況、是否出現鬆動或骨流失。
  • 執行時機:術後3~6個月、滿一年、或症狀出現時。

併發症處理(如輕度發炎/植體鬆動)

  • 費用區間:簡單藥物處理約 NT$2,000~3,000;若需再手術費用則視情況報價。
  • 常見情況:刷牙不到位、糖尿病、抽菸者常見早期植體周圍炎。
  • 重點提醒:越早介入處理,越能避免進一步骨流失與拆除重植。

🔔小編建議這樣做:

術後隱藏成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忽略保養導致二次手術!建議你在初診時就問清楚診所是否含後續追蹤/是否有保固機制,植牙後定期追蹤,除了讓口腔健康更穩固,也能在出現併發症時即時處理。

健保與商業保險能不能報?需要哪些文件?

植牙屬於自費療程,健保不給付,但商業保險可能可以申請補助,視契約內容而定。了解報銷條件與所需文件,有助於降低你的整體負擔。

健保給付:僅特定條件可申請補助

  • 給付條件:目前健保僅針對特定條件(如顎裂、癌症術後重建)患者給付植牙費用。
  • 高齡者補助:部分縣市對65歲以上長者提供局部植牙補助,需向地方衛生局申請。
  • 所需文件:醫療證明、X光片、身分證件影本等。

商業保險:醫療險、意外險、牙科專屬險各異

  • 醫療險與實支實付型:若手術中有使用藥物、麻醉、住院等項目,有機會依收據報銷部分費用。
  • 意外險理賠:若植牙需求是因車禍、跌倒等事故導致牙齒脫落,理賠機會較高。
  • 牙科專屬保險:少數保險產品提供植牙補助,但多有等待期與給付上限限制。
  • 所需文件:診斷證明書、收據明細、X光或斷層影像、病歷摘要(有時需附醫師開立說明)。

如何確認自己的保單可否理賠?

  • 與保險公司確認:每張保單條款不同,建議主動致電詢問。
  • 帶齊資料請牙科開立證明:如有理賠可能,術前與診所溝通請醫師協助開立合適文件。
  • 避免模糊描述:例如「牙齒壞掉補牙」描述過於籠統,容易被拒賠。

🔔小編建議這樣做:

想申請保險補助,建議手術前先向保險公司確認條款,並主動向診所說明需求,讓醫師能協助開立適用的資料。

植牙常見問題有哪些?牙醫師Q&A一次解答

植牙是一項需要多方評估的治療,療程期間、費用、保固、甚至是否能申請保險理賠,都是許多人最關心的重點。以下小編整理了七個最常被問到的植牙相關問題,希望可以幫助你解除疑惑:

Q1:假牙、牙橋、植牙費用差在哪?哪種CP值最高?

當你面對缺牙時,常見的三種選擇是植牙、牙橋與活動假牙,而它們在費用、耐用度與口腔影響上都有顯著差異。植牙雖費用最高(約NT$60,000~100,000/顆),但最接近真牙,耐用且能保護骨質;牙橋價格中等(約NT$40,000~60,000),但需修磨鄰牙、對牙齒壓力較大;活動假牙最便宜(約NT$30,000~45,000),但異物感強、穩定性低。若預算許可,長期來看植牙的CP值仍然最高,能兼顧功能、舒適與健康維持。

植牙、牙橋、活動假牙的比較

🔺 植牙、牙橋、活動假牙的比較

Q2:植牙最快多久可以裝牙冠?會不會「即拔即種即上牙冠」?

如果你在考慮植牙,首先一定會關心療程時間。一般來說,植牙最快多久可以裝牙冠,必須依你的骨質條件決定。傳統做法通常需要等3~6個月骨整合後才能安裝牙冠,但若條件足夠,也可「即拔即種」,甚至「即種即上冠」。不過這種快速療程只適合骨量充足、咬合力較小的前牙美觀區,並非人人皆可。過於急躁反而可能增加植體失敗風險,因此速度一定要建立在醫師的專業評估與風險控管之上。

Q3:All-on-4跟全口傳統多顆植牙費用的差距?

對於全口重建的人,費用與療程差異也非常明顯。傳統全口植牙往往需植入12~16支植體,手術次數多、療程長且費用高,常落在NT$100~150萬之間;而All-on-4只需4~6支植體就能支撐整排假牙,手術時間縮短,暫時假牙甚至能當日完成,費用多在NT$70~100萬左右。換句話說,All-on-4不只是省錢,對手術耐受性和時間規劃要求高的患者也相對友善。

Q4:沒補骨可不可以?會有什麼風險?

補骨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做。若骨量充足,可直接植牙;但若骨高度或厚度不足,硬要省略補骨就可能導致植體不穩、穿破鼻竇或神經等併發症,後續處理更棘手。

Q5:植牙可以刷卡分期嗎?通常怎麼分?

植牙費用方面,多數診所是提供分階段支付,例如手術時付款一半,等恢復期過後製作假牙時,再分兩次收取剩餘的一半費用,若診所有提供刷卡分期,常見做法是信用卡6~12期免息,而全口治療則常拆成三階段付款(初診規劃、手術當天、裝牙前),減輕一次支付的壓力。

Q6:植牙有保固嗎?保固條件通常包含什麼?

一般植體本體保固5~10年,高階品牌甚至有些診所會提供終身保固;牙冠或牙橋則常見保固2~5年。不過要注意的是保固並非無條件,通常必須按時回診檢查、保持良好清潔、不過度咬硬物且排除外力損壞,診所才會承認保固。

Q7:什麼情況保險會理賠?需要哪些文件?

健保不給付植牙,屬於完全自費項目,但商業保險有可能理賠,尤其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涵蓋手術費用,或因車禍跌倒等意外導致牙齒脫落重建時更容易核准。要申請理賠,必須備妥醫師診斷證明、手術費用明細、X光或CT影像資料,有時還需附病歷摘要或醫師說明,並事先與保險公司確認條款,避免描述過於模糊被拒賠。

作者/游婷惟

熱愛創作的文字工作者,致力於透過字句雕琢出優質內容。期許每篇文章都能為讀者帶來實用知識,並以文字的力量,長期陪伴每一位需要牙科健康諮詢的人。

審查者/朱耕甫醫師

擁有八年資歷的專業牙醫師,同時也是牙醫小幫手線上預約平台創辦人,致力於提升數位化的醫病溝通效率,同時也為大眾提供精準且實用的口腔健康資訊。透過專業審查與內容驗證,確保讀者能獲得最正確、最完整的牙科醫療知識。

延伸閱讀:深入了解植牙治療全攻略

若您已初步了解植牙的基本概念,想進一步掌握從觀念建立、費用評估,到術後照護的完整知識,以下為您精選的【植牙系列導讀指南】,推薦依照三大步驟閱讀,幫助您在做植牙決定前後,做出更安心又周全的選擇!

步驟 1:建立植牙觀念,了解原理、流程與適應症

這是您做出是否植牙決定的第一步,建議從這三篇開始閱讀:

步驟 2:深入了解植牙費用與影響價格的因素

想知道「植牙費用一顆多少」?從這幾篇文章幫助您搞懂預算怎麼抓:

步驟 3:術後照護與風險處理,延長植牙壽命

當您完成植牙後,正確照護是關鍵,這三篇是必讀的術後指南:

K編

K編


K編帶你認識更多好醫師!

讀者迴響

訂閱牙醫小幫手電子報

立即訂閱牙醫小幫手電子報,掌握診所經營新知、平台功能更新與專屬優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