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洗牙是大家都熟悉的牙科治療,但還是有很多人怕洗牙!有人說洗牙會流血,有些人說洗牙會痛,也有些人則說疫情間洗牙很危險!關於洗牙洗牙多久一次呢?洗牙費用多少錢?什麼情況要自費洗牙呢?今天就跟J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什麼要洗牙?
定期洗牙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徹底清潔我們牙齒上殘留的細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刷牙的時候,大多只能清潔掉表面的食物殘渣、牙菌斑,深藏在牙齦處的細菌跟牙結石常常會清潔不到,這時候就會需要「洗牙」來徹底根除這些細菌。
而洗牙多久一次呢?需要幾分鐘呢?正常都會建議半年定期洗牙,讓細菌在害我們蛀牙之前就被清除掉,而洗牙的時長則會依據每個人牙齒裡面牙結石、細菌的多寡而有長短喔!一般人洗牙大約15~30分鐘內可以結束,不過如果本身牙結石比較多的患者可能就會需要更常的時間喔!
洗牙需要費用嗎?
根據健保局給付的規定,每半年可以定期回診洗牙,僅需要負擔健保掛號費。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健保局健保洗牙相關網頁
誰能夠免費健保洗牙?
健保洗牙資格以及對象目前會如下區分:
- 一般民眾:
健保規定可以每半年健保洗牙一次。
- 懷孕女性、口乾症病人、糖尿病病人、身心障礙以及進行化放療的特殊患者:
健保規定可以每3個月健保洗牙一次。其中由於懷孕婦女在孕期間會因飲食習慣改變、賀爾蒙變化而影響口腔的環境,為避免影響到腹中胎兒健康,政府規定在懷孕期間內孕婦可以享有3次的健保洗牙。
洗牙費用這樣算
- 掛號費:
健保洗牙僅需負擔掛號費(約150元至200元不等),不會需要額外的自費金額。
- 自費洗牙:
如果洗牙的時間還沒到,但因個人因素想要洗牙的話,就沒辦法享有健保洗牙的費用,而會需要額外的自費洗牙金額喔!(約400元至1000元不等,視口腔狀況而定)
洗牙健保給付不包括這些項目?
- 牙齒美白:
牙齒美白屬於自費的項目,許多人會誤以為洗牙會讓牙齒變白,因而將「洗牙」與「牙齒美白」畫上等號。時技上洗牙僅能清除牙齒表面的牙結石與牙菌斑,並不能讓牙齒變白。如果想要讓牙齒變白的話,建議與醫師諮詢「牙齒美白」才能實際了解到牙齒美白的療程喔!
- 補蛀牙:
補蛀牙與洗牙是兩項不同的健保項目,而若本身沒有蛀牙的話,醫師是不會洗牙與補蛀牙同時進行的。
- 牙周治療:
洗牙的用意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牙結石,然而當患者本身已有嚴重的牙周病時,醫師便會建議需要作「牙周治療」。雖然目的都是「去除牙結石」,但洗牙可以一次性的完成,然而牙周治療會依患者的牙周病嚴重程度需要2~3次的回診治療,才算是完成一次的牙周病療程喔!
疫情期間,洗牙會不會危險呢?
很多人可能會擔心疫情期間洗牙會不會容易造成飛沫感染,但卻也會害怕牙齒如果延後了牙齒的治療會造成牙齒不好的影響。而實際上要達到安全的看診環境,需要「患者」與「醫師」兩方同時配合才行。
患者本身(除了治療期間)口罩需要配戴完全、接受體溫檢測、TOCC等評估、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醫師與助理也需要有全套的防護設備,並且做好診所內的感染控制,兩方同時配合,才能讓我們在看診期間大幅降低感染的風險。
半年一次免費健保洗牙,APP記錄超方便!
為了讓大家更方便追蹤自己多久沒有洗牙,現在大家可以使用健保局開發的應用程式--【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透過程式的紀錄,讓民眾可以隨時查看各個人的就醫紀錄,並且也可以同步掌握健保局的最新消息喔!
健保APP下載連結
看完以上我們統整過大家對於洗牙費用的相關資訊,是不是對於洗牙費用更瞭解了呢?看到這裡,如果有朋友發現自己已經超過半年還沒去洗牙的話,也可以趕快預約一下牙醫師,定期檢查、使用健保免費洗牙,並培養良好的洗牙保健觀念,可以大幅降低蛀牙跟牙周病的產生喔!
更多洗牙知識延伸閱讀:
洗牙會痛嗎?三步驟清潔牙齒,輕鬆洗牙不酸痛!
為什麼要洗牙?洗牙後三大保養祕訣!
為什麼洗牙會流血?洗牙透露健康警訊!
洗牙後遺症讓你不敢洗牙?洗牙後應該這樣保養
尋找附近牙醫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