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現代人對於醫療已經不只侷限於基本的健康,更開始追求外型上的美觀。正因為因此,近幾年來「牙齒矯正」儼然成為牙科治療裡的熱門項目,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也隨處可見配戴矯正器的民眾。但仍有許多人對於牙齒矯正抱持著疑惑與不安,即使網路上可搜尋到排山倒海的資料,卻不知道到底該相信誰的說法。別擔心!身為專業的牙醫,J編今天就來整理一篇「牙齒矯正」的完整介紹,想矯正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本篇豐富的內容啦!
日期:2022-05-13
牙齒矯正完整介紹,不管幾歲都能做牙齒矯正嗎?
日期:2022-05-13

簡單來說,「牙齒矯正」就是利用牙科矯正裝置,調整牙齒的排列、咬合,進而達到改善臉型、面部肌肉平衡的作用。而牙齒矯正的原理,是利用我們牙科的矯正裝置讓牙齒產生位移,並且改善牙齒排列以及上下顎骨的相對位置。除了可以加強臉部整體的協調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讓患者的牙齒可以恢復到正常的咬合位置。
最常見的矯正原因之一便是「齒列不正」,也就是我們說的牙齒不整齊。如果患者的牙齒排列不整,牙齒與牙齒中間便會容易產生清潔上的死角,久而久之便會容易造成蛀牙、牙周病等口腔問題。
我們的口腔功能除了發音之外,還有「咬合」功能也十分重要。而如果患者的咬合功能異常,像是戽斗、暴牙、開咬(上下門牙無法正常合起)、深咬(上門牙覆蓋下門牙)等,口腔的咀嚼功能可能會遭受影響,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到口腔顳顎關節的健康。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本身咬合功能異常,也會影響到我們日常的發音、溝通、美觀等等,讓許多患者深受其擾。
矯正過後的牙齒,由於恢復到牙齒的正常排列位置,原先歪斜的牙齒得以恢復對咬功能後,牙齒就可以正常的咀嚼、發音,不會因為牙齒沒辦法對咬等狀況而出現咀嚼障礙、發音異常等狀況。
排列不整的牙齒,常常會因為難以清潔而導致牙齒出現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久而久之不僅影響美觀,也會影響到基本的牙齒健康。
當牙齒恢復正常的咬合時,患者的臉型會因為牙齒的移動而有所改變,可以改善臉型不對稱、嘴唇無法閉合等情況。改善牙齒的美觀以及面部臉型後,患者也可以再矯正後重拾自信的笑容。
有些患者可能曾出現缺牙過久未處理,導致牙齒傾倒、歪斜的狀況,而這時候醫師便會藉由牙齒矯正,讓青島的牙齒恢復到正常的位置,藉此製造口腔的空間來進行其他相關牙科治療,像是植牙、補牙等等。
這時候的兒童牙齒尚未發育完全,建議讓小朋友先定期回診給醫師檢查口腔牙齒的發育狀況,追蹤孩童牙齒的生長進度,並依據醫師的專業來判斷什麼時候開始進行矯正較合適。
這時期的青少年骨骼正在發育中,若在這個時期進行矯正,牙齒的移動速度會相對快一些,矯正療程的時間也會相對比較短,因此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矯正黃金期」。
隨著年紀增長、骨頭發育完全,我們的牙齒骨骼會逐漸變的更加堅硬、穩固,相對而言,牙齒也會因此而難以移動,矯正的困難度也會因此提高許多。雖說這時期的矯正相對於青少年不易,但如果患者的配合度高,仍是可以藉由矯正來達到患者期望的矯正預期目標的喔!
相對於一般洗牙檢查等牙科治療,「矯正牙齒」算是較長時間的療程,因此矯正治療前,會需要經過醫師縝密的評估以及與患者間的溝通。藉由諮詢的過程,除了可以了解到患者想矯正的原因之外,也能了解患者預期的矯正目標,能讓醫師制定的治療計劃更客製化、更符合患者的期待。而矯正前諮詢時,醫師也大多會幫患者進行基本的口腔清潔(ex.洗牙),或是補蛀牙等等,費用的部分則會依據診所而收取健保掛號費以及諮詢的費用。
在患者確認要接受矯正治療後,醫師會需要先進行矯正前的口腔基本資料收集,包括口腔X光照片(全口X光照、正側顱X光照等等)、口內外照、口腔模型等等。除了方便讓患者比對出矯正前後的差異之外,最重要的是讓醫師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患者的口腔資訊,擬定出更合適的治療方針。而這階段的費用,大多數的診所會與患者收取訂金,價格則會依據療程以及每間診所而有差異。
由於矯正屬於長時間的治療,為避免牙齒原本的健康影響到矯正的成效,醫師會在矯正療程開始進行前,先針對牙齒原有的疾病進行治療,像是蛀牙、牙周病、根管治療、假牙等等,待牙齒恢復到原有的健康之後再裝上矯正器。這時期的治療費用會依據會者須進行的牙科治療而有不同,若只是健保給付的項目便會收取健保掛號費;若是自費項目的話,則會依據不同的治療收取相對應的自費金額。
當矯正前的預備作業都準備完成後,便可以進入到佩戴矯正器的階段啦!而這時候醫師會依據患者的口腔條件以及牙齒排列狀況來決定一次性的上矯正裝置,或是分段性的上矯正裝置。矯正裝置裝待完成後,就是長期的等待期,牙齒移動的過程中會需要患者配合醫師定期回診檢查移動進度,讓醫師可以定期追蹤到牙齒的狀況、避免牙齒移動過度。而這時期的費用通常會視每次回診收取分期的矯正費用,金額也會依據患者與醫師協議好的分期方式進行支付。
當醫師以及患者接確認矯正進度完成,並且符合預期的矯正目標時,就可以進入到拆矯正器的階段。然而拆掉矯正器的患者會需要依照醫師的制式配戴維持器,並且一樣定期回診檢查牙齒。由於這階段基本上就屬於矯正完成了,所以通常會需要支付矯正療程的尾款,費用也會依據患者分期的方式而有高低之分。
一般而言,牙齒矯正器可以分為「固定式」以及「活動式」矯正器兩大類,以下就列出來給大家:
傳統矯正器就是我們熟知的金屬矯正器,利用牙科材料將小小的金屬較正器年,在我們牙齒表面上,以金屬絲線固定後,再利用矯正橡皮筋或是軟金屬絲互相搭配,產生拉力進而造成牙齒移動。
與傳統矯正器不同的是,自鎖式矯正器在設計上多了一個活動式的滑蓋,讓矯正線得以在區域內自由移動,也就是說不需要搭配矯正橡皮圈或是細金屬絲,就能達到相同的拉力。而這樣的做法不僅方便於患者清潔,也能減少矯正橡皮圈帶來的不適感。
就前牙而言,我們的牙齒可以分為舌側以及唇測,有些患者僅想進行前牙的微調,或者是礙於美觀,便會選擇使用「舌側矯正器」進行矯正。而舌側矯正器就是將矯正器隱藏在牙齒內側靠近舌頭那一面,好處是外觀上不會影響到牙齒美觀,不過由於矯正器的裝置位置會影響到舌頭的,所以裝戴完成後患者可能會需要重新適應發音、咀嚼以及吞嚥等等口腔功能。
相信許多愛美的民眾對於隱形矯正都不陌生,而就如大家所知,隱形矯正便是利用熱塑型的牙科材料,製作出一系列的透明矯正器,並在每次替換矯正器的過程中慢慢對牙齒造成推力,達到牙齒移動位置的目的。
矯正屬於長時間的療程,除了需要患者的高配合度回診追蹤之外,平時患者的日常管理也十分重要。在口腔衛生習慣方面,患者必須要培養正確、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才能避免矯正過程中出現蛀牙等狀況。而在飲食方面,也會建議患者盡量避免選用易染色或是啃咬型的食物(像是:啃螃蟹、啃骨頭、啃甘蔗等等),避免造成矯正器染色或是矯正器脫落的狀況。
矯正後的患者,醫師會給予客製化的口腔維持器讓患者自行回家佩戴。而維持器的效果便是穩定矯正後的牙齒排列,避免牙齒矯正後又回到原位。而前半年到一年左右通常醫師會建議患者除了吃飯的時間都要進行配戴,等一年後便可以改為睡覺期間配戴即可。
矯正器拆除後,牙齒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穩定、不易移動,而等待牙齒穩定的過程間,會需要患者定期的回診給醫師檢查口腔狀況。除了可以確認牙齒排列情形之外,也可以順便進行定期洗牙檢查、定期保養。
關於說了以上這麼多,大家是不是還覺得看的不夠過癮呢?J編都聽到你們的心聲啦!之後陸續將推出一系列關於「牙齒矯正」的小秘密,不管是正在矯正中的朋友,或者是還在猶豫到底要不要繳正中的朋友,都歡迎繼續鎖定牙醫小幫手的部落格,學習更多關於矯正的小知識!
2022隱形牙套種類和價格懶人包出爐啦!隱形矯正的朋友不能錯過的最新資訊(精華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