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已經是現今牙科領域相對成熟的一項治療方式,成功率已達到95%以上,但對於許多人來說,植牙仍然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缺乏對於植牙的全面了解,可能會讓植牙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如果你有缺牙,醫師建議你植牙,那趕快來看這篇小編精心撰寫的植牙介紹文章,幫助你了解植牙原理、步驟和優缺點,降低植牙後遺症的發生率!
植牙是什麼?
從缺牙者視角說明植牙原理與需求
如果你因為蛀牙、外力斷裂或牙周病導致缺牙,醫師可能會建議你考慮植牙。簡單來說,植牙就像「幫牙根打地基」,讓一顆人造牙齒穩穩地長在你的牙床上,不只美觀,還能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
醫界定義與結構補充
植牙是以外科手術方式將人工牙根(通常為鈦金屬)植入齒槽骨中,再安裝支台齒與牙冠,模擬自然牙的功能與外型。其三大構造包含:人工牙根(植體)、支台齒以及假牙牙冠,根據患者咬合、顏色與牙齒形狀量身定做。

🌟 小編建議你若考慮植牙,可先預約諮詢,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植牙、還是有其他替代選擇!
植牙前口腔必備條件
小編提醒你術前條件關鍵影響植牙成敗
你知道嗎?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立刻植牙喔!手術前,醫師會先評估你是否有足夠的骨頭、牙周健康狀況是否穩定、是否吸菸、以及是否有慢性病史,因為這些都會影響植牙的成功率。
醫療角度解釋四大必要條件
- 骨頭高度足夠
由於植牙需要將人工牙根植入齒槽骨中模擬牙根功能,充足的骨頭高度能夠提供植牙的穩定性、降低植體鬆動的風險。因此,若你的骨頭不足,就可能需要動補骨手術。 - 沒有牙周病
沒有先治療牙周病就植牙可能增加植體周圍感染、鬆動、脫落的風險,甚至引發植體周圍炎。因此,進行植牙手術前必須評估牙周狀態,若你有牙周病,就必須先治療牙周病。 - 無吸菸習慣
吸菸會產生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會影響到傷口癒合速度,並增加感染與植體鬆動風險。因此,雖然並非吸菸者就不能進行植牙,但術前術後戒菸還是植牙必須的考量。 - 無嚴重全身性疾病
患有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異常、糖尿病、或肝腎功能不佳等全身性疾病可能會影響手術的進行和後續的康復過程。
🌟 在評估階段時,應主動告知醫師你有無吸菸、是否有慢性病史,醫師才能與你討論植牙的風險以及是否適合進行植牙手術。
哪些情況需要植牙呢?
缺牙可大可小,別讓小問題變大麻煩!
缺牙不僅影響美觀,更可能造成咀嚼、咬合、發音問題,長期下來還會導致齒槽骨萎縮,影響周圍牙齒穩固性。若你因嚴重蛀牙、牙周病拔牙,或牙齒外力斷裂無法修復,醫師很可能會建議你考慮植牙。
常見缺牙成因與影響
常見的缺牙原因有:嚴重齲齒、牙周病導致拔牙、外力撞擊導致牙齒無法修復等等。
如果長期不處理缺牙,可能會導致:
- 周遭牙齒往缺牙部分傾斜,造成咬合不良,影響其他顆牙齒的健康狀況。
- 缺牙區域長期沒有牙齒會造成齒槽骨萎縮、牙齦萎縮。
- 患者可能會習慣使用缺牙的另一側咀嚼食物,長期下來會造成臉部不對稱。
🌟 若你有缺牙,小編建議盡快尋求醫師評估,選擇適合的重建方式,以避免更多後續問題出現。
植牙手術的完整五步驟
植牙過程不再霧煞煞!了解每個環節讓你更安心
別以為植牙只有「打釘子」這麼簡單!從初期評估、可能需補骨或補肉,到植入人工牙根、等待骨整合,最後裝上假牙,每個環節都緊密相連。事先了解這些步驟,你會發現植牙並不可怕,心裡也會更有底!
植牙流程五階段
植牙手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常包含以下五個主要步驟:
- 術前評估
進行完整的口腔檢查,包括慢性病史、用藥狀況及日常生活習慣(吸菸、喝酒、嚼檳榔或睡覺磨牙等口腔習慣)。並透過X光片、口內及口外照,了解你的口腔及骨頭條件,判斷除了植牙手術以外,是否需要進行如補骨、補肉等手術。此外,齲齒、牙周病等狀況也需要優先治療。 - 術前手術(視情況補骨/補肉)
如果你因缺牙過久、牙周病嚴重或其他因素而導致骨質流失、齒槽骨萎縮,那麼醫師就會建議你施作「補骨手術」,讓植牙可以建立在穩固的齒槽骨上面。若你有牙齦萎縮的狀況,醫師會建議施作「補肉手術」,也就是補牙齦手術,達到改善美觀、延長植體壽命的目的。 - 植入人工牙根
術前會先為你打局部麻醉,接著醫師會依據術前拍攝的X光避開患者的神經、上顎竇,降低術後臉麻、鼻竇穿孔等植牙後遺症的發生機率。通常植入人工牙根的手術會一次性地完成,除非你的植牙數量過多才會分次進行。而此步驟完成後需要等待4~6個月的「骨整合期」,才能開始進到下一個步驟。 - 二階段植牙
醫師會將已經癒合的牙齦切開,接出一顆「癒合帽」,癒合帽的功能是讓下一步驟的支台齒可以順利安裝,也讓周遭的牙齦組織沿著癒合帽周圍生長。而假牙也會在此步驟開始製作。 - 安裝假牙
傷口癒合後,醫師會取下癒合帽並安裝支台齒,讓植體與假牙之間有個橋樑可以連接在一起。只要假牙試戴後,你沒有太大的不適便可以黏上,那麼植牙的療程就算完成了。
植牙的費用
植牙費用不只看單價,更要看「眉角」!
植牙費用常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通常一顆約6~8萬元。價格會因植體品牌、醫師技術、假牙材質等因素而異。因此,估算植牙費用不僅要看表面價格,更要了解費用組成,才能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植牙費用的主要構成與影響因素
植牙的費用依植牙複雜度、植體品牌、醫師經驗等因素而異,主要分為三部分:
- 植體費用
即人工牙根(植體)的材料費,品牌不同費用有異,因各品牌表面處理技術不同。 - 假牙費用
包含假牙材料費與醫師、技師技術費。材料費指牙冠製作材料,技術費則為製作安裝過程的人力成本。 - 醫師手術費用
指進行植牙手術所需的醫師操作費用。
🌟 小編建議你:若考慮植牙,可先預約諮詢,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植牙、還是有其他替代選擇。
植牙會痛嗎?
植牙到底痛不痛?別被想像中的恐懼嚇到!
許多人擔心植牙會痛,尤其是打麻醉。但其實,現代牙科技術進步,醫師會先幫你上麻醉藥膏,降低注射痛感。手術中因麻醉發揮作用,植牙甚至可能比拔牙痛感輕微,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麻醉與手術過程的醫療處理
植牙過程中,患者疼痛感受主要來自麻醉注射與手術操作。
大家常說「忍過麻醉,手術就不痛」。注射麻醉時,醫師通常會先塗抹麻醉藥膏減輕針刺感。推麻藥時可能感到脹熱,但多數人是可忍受的。若你真的非常害怕,可提前告知醫師,放慢推藥速度以減少不適。醫師也會依情況調整麻醉劑量。
而說到手術操作帶來疼痛,其實植牙手術本身,不會有明顯痛感。相較拔牙,植牙在麻醉下痛感甚至可能較輕,小編遇到的多數植過牙的患者都表示植牙其實不太痛。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植牙區靠近神經或需長時間張嘴,可能較敏感或不適,這時候你應該立即告知醫師幫你處理。
總而言之,重要的是醫師的選擇!技術好且有經驗的醫師能妥善處理緊急狀況,不僅安撫你的恐懼,還能降低預期性焦慮加重的疼痛感。
🌟 若你怕痛,植牙手術前務必主動告知醫師協助多施打一些麻藥,減少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植牙風險有哪些呢?
了解植牙風險,才能安心應對!
就像任何手術,植牙並非百分百無風險,但多數風險可預防與處理。從骨整合不佳、傷害神經或鼻竇,到術後植體周圍炎,醫師都會術前仔細評估並盡力避免。身為患者,了解風險並配合醫師指示,能大幅降低後遺症發生率。
植牙手術的潛在風險與預防措施
任何手術皆有潛在風險,植牙也是,因此患者與醫師需共同注意與預防。以下整理五種常見植牙風險:
- 骨整合不佳
骨整合是植牙成功的關鍵。骨質疏鬆、吸菸等因素會降低骨整合效果,影響植體穩定。醫師術前應選擇適合植體並搭配良好技術,提高骨整合成功率。 - 上顎竇(鼻竇)傷害
上顎植牙需特別注意鼻竇。尤其骨質薄弱或植牙位置靠近鼻竇時,醫師術前須精準判斷骨條件,必要時採鼻竇增高術增加上顎骨厚度,避免植體穿刺鼻竇造成鼻竇炎、感染或口鼻相通。 - 下顎齒槽神經受損
下顎植牙最需留意下齒槽神經。術前醫師應標示其位置,並確保植體與神經保持至少2mm安全距離。若不慎傷及,可能導致口腔部分區域暫時或永久性感覺遲鈍或麻木。

- 植體周圍炎
可視為植牙的牙周病,會破壞植牙周圍齒槽骨,導致植牙不穩甚至脫落。術後傷口若口腔衛生不佳、有慢性病或吸菸,易感染並引發植體周圍炎。定期清潔、戒菸、避免刺激性飲食可降低感染風險。 - 植牙失敗
植牙手術可能在不同階段失敗:
若屬於「手術後即失敗」,也就是術後1~3個月內植體脫落,這通常是因為吸菸、骨整合不佳或術後照顧不當引起細菌感染,導致植體不穩固。
如果術後4~6個月出現植牙失敗的情況,也就是植體與齒槽骨結合期間,那便是屬於骨整合失敗,較常發生在骨質疏鬆或血糖不穩患者身上。
而若是手術完成一年後,也就是長時間使用後失敗,原因通常是長期口腔衛生不佳,導致細菌堆積而引發植體周圍炎。
🌟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植牙有失敗的徵兆,小編建議大家立即就診,讓專業醫師幫你評估和處理,千萬不要拖延,以免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喔!
避免後遺症,植牙的注意事項
植牙前中後都重要,照著做讓你少煩惱!
植牙手術並非一勞永逸,從術前評估到術後日常照護,每個環節都關乎植牙的成功與耐用。特別是戒菸、飲食控制、保持口腔清潔,這些小細節會大大影響恢復與植牙壽命。謹記這些注意事項,能顯著降低植牙後遺症。
植牙手術前後的照護與成功關鍵
植牙手術前後,需注意重要照護事項,以確保手術成功與植牙長期效果。
- 術前評估
術前須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口腔健康、X光檢查骨頭條件。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務必告知醫師。若有牙周病等口腔問題,必須優先治療,並評估是否需補骨。醫師也會規劃植入位置,避開神經、鼻竇。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能大幅降低後遺症機率,確保手術安全與成功。 - 植牙前的注意事項
植牙手術前幾週有幾點事項需要格外留意。
首先是戒菸,因為尼古丁、一氧化碳影響傷口癒合,建議術前2~3週及術後恢復期戒菸,才有利傷口癒合。然後術前三天避免服用活血食品,如人蔘、魚油、中藥。此外,保持正常生活作息也很重要,充足睡眠與正常飲食可提升免疫力,減緩術後不適,降低後遺症。 - 術後的注意事項
- 勿用力漱口、擤鼻涕、吐口水,避免刺激傷口出血。
- 勿移除傷口血塊,會減緩癒合。
- 術後兩三天傷口微量血絲屬正常,若大量出血請聯繫診所。
- 術後冰敷10分鐘休息30分鐘,三天後改熱敷消腫。
- 術後飲食避免過燙、過辣、刺激性食物。
- 依醫師指示服藥,定期回診檢查。
- 術後傷口處輕柔清潔,其他牙齒正常清潔,避免口腔細菌過多引發植體周圍炎。
🌟 依照醫師的指示去進行日常照護,是避免後遺症最有效的方法。
植牙後的保養三關鍵
植牙完不是就放牛吃草!日常保養才是延長壽命的王道
可能不少人以為植牙後就一勞永逸,但小編跟大家說,植牙後的保養也是很重要的!正確口腔清潔、改善不良習慣、注意飲食,都是延長植牙壽命的秘訣。做好這些保養重點,才能讓你的植牙用得更久、更健康。
植牙術後長期維護與成功的要點
植牙手術後,需養成正確的口腔清潔習慣,即使有傷口,仍需刷牙以避免細菌堆積感染;清潔時則要避免用力刷牙或大力漱口,減少傷口撕裂。搭配牙線清潔牙縫與使用漱口水。日常也要改善不良習慣,如戒掉抽菸、啃咬硬物等不良習慣,才能減少植牙後遺症風險,延長植牙壽命。
除此之外,飲食方面也要特別注意,術後7天內避免劇烈運動及食用堅硬、刺激性食物,小編建議大家選擇常溫、柔軟的流質食物,同時也不要飲酒過量。
🌟 定期回診檢查與清潔,也是維護植牙成果的重要步驟,大家別忘記唷!
植牙的案例介紹
微創植牙案例分享-盧瑩婕醫師
患者28歲,先天缺失第二小臼齒恆齒,因此乳牙並未吸收,持續使用至今,因無法長期承受成年人的咀嚼力量,最後牙根吸收產生搖晃被迫拔除,拔牙後約一個月傷口復原進行微創植牙手術,在電腦斷層和手術導板的定位下,不需將牙齦翻開,即可精準定位植牙位置及深度,麻醉消退後幾乎沒有不適感。
〔術前照片〕


微創植牙手術後約3個月進行數位掃描,製作牙冠並鎖上植體,完成植牙治療。
〔術後照片〕

植牙案例分享-劉致遠醫師
「我和太太都是給院長劉致遠醫師做的牙齒,我們兩個都是全口重新整理,我跟太太的假牙從以前拆了又裝好幾次,反覆發炎,吃東西非常不方便,後來是經過親朋好友的介紹來找劉醫師,給劉醫師整牙不會害怕,而且植牙技術真的很好,幾乎不會痛,我跟全家人說,牙齒有問題找劉醫師就對了!」
〔術前術後照片〕

結論
植牙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在決定接受植牙手術之前,應該充分了解植牙的術前術後照顧方式,植牙術後傷口非常脆弱,有可能會因為口腔衛生習慣差,或是外來的細菌刺激而造成傷口出血、感染,反覆發炎後造成植體周圍炎,嚴重可能會導致植牙失敗,所以千萬不可以小看傷口術後的照護喔!
除此之外,選擇最適合自己經驗豐富的植牙專科醫師,才能做好全面的植牙術前評估,提高植牙成功率,找到CP值最高的植牙!
作者/游婷惟
熱愛創作的文字工作者,致力於透過字句雕琢出優質內容。期許每篇文章都能為讀者帶來實用知識,並以文字的力量,長期陪伴每一位需要牙科健康諮詢的人。
審查者/朱耕甫
擁有八年資歷的專業牙醫師,同時也是牙醫小幫手線上預約平台創辦人,致力於提升數位化的醫病溝通效率,同時也為大眾提供精準且實用的口腔健康資訊。透過專業審查與內容驗證,確保讀者能獲得最正確、最完整的牙科醫療知識。

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術前植牙風險解析:降低植牙後遺症及副作用的三方法
植牙保險有哪些類型?申請理賠三步驟與文件資料說明
補骨粉是什麼?四大補骨手術差異與術後注意要點!
全口重建是什麼?了解3大重建方式費用、優缺點與適用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