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介紹:七成因、治療要點、恢復時間、預防方法


口腔潰瘍介紹:七成因、治療要點、恢復時間、預防方法

相信很多人一定有嘴破的經驗,你知道嘴破也是口腔潰瘍的一種嗎?這種疼痛的口腔潰瘍雖然看似無害,但它很可能是許多疾病的併發症或前兆。今天K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口腔潰瘍的成因、種類、治療要點以及預防方式。

口腔潰瘍是什麼?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口腔黏膜表面出現的形狀、大小、數量不一且可能會痛的潰爛症狀,顏色通常為白色、淡黃色、紅色居多,出現位置包括嘴唇、牙齦、舌頭、上顎或口腔內壁,不同種的口腔潰瘍特徵也不同。口腔潰瘍通常會在7~14天(1~2週)左右自行痊癒,如超過2週還沒有好轉,建議馬上到診所或醫院給醫師檢查


口腔潰瘍就是嘴破嗎?

嘴破是口腔潰瘍的其中一種,一般說的嘴破通常是指因為燙傷、咬傷等外傷而出現的圓形傷口,外表大部分是裡面白、外圈紅色。而口腔潰瘍的範圍更廣,不僅包括常見的嘴破,還包括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各類潰瘍。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造成口腔潰瘍的7大原因。


延伸閱讀:
嘴破吃什麼好?醫師建議7飲食、藥物與營養素,幫助修復破洞


口腔潰瘍的5大種類與可能的7原因

口腔潰瘍通常分為口腔局部外傷、復發性口腔炎、感染性口腔炎、藥物性口腔炎、疾病性口腔炎等五種,以下分別敘述這五種口腔潰瘍的7種具體原因:


機械性損傷、化學性損傷

屬於口腔局部外傷造成的潰瘍,包括以下狀況:


  • 咬傷:最常見的是意外咬傷舌頭或臉頰內側,導致局部黏膜破損並引發潰瘍。
  • 刮傷、磨傷:嚼食檳榔、牙齒矯正器、假牙或口腔中斷裂未拔除的牙齒殘根都有可能會反覆摩擦口腔,造成口腔潰瘍。
  • 強酸強鹼侵蝕
  • 酒精刺激


營養缺乏

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C、鐵或葉酸會影響細胞的正常代謝和再生能力,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潰瘍的風險,使口腔黏膜更易受損,或讓已經受損的口腔黏膜修復能力下降。


壓力、疲勞、賀爾蒙改變、過敏(免疫系統低下)

情緒壓力和身體疲勞會影響荷爾蒙的分泌、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使得口腔潰瘍更容易發生、更難癒合,通常屬於復發性的口腔潰瘍,也稱為鵝口瘡。


  • 情緒壓力:高壓和情緒緊張會削弱免疫系統,讓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發炎。
  • 身體疲勞: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也會影響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增加潰瘍的風險。
  • 經期前後:女性在經期前後容易出現口腔潰瘍,與賀爾蒙的波動有關。
  • 食物過敏:對某些食物的過敏反應也可能引發口腔潰瘍。


病毒感染

屬於感染性口腔炎,例如:單純疱疹病毒、克沙奇病毒、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等都屬於病毒感染的一種,大部分狀況會合併出現高燒不斷、食慾不好等狀況。


  • 第一型疱疹病毒(HSV-1):是口腔潰瘍的常見原因之一,這種病毒會導致口腔內出現水泡和潰瘍。
  • 克沙奇病毒:屬於腸病毒的一種,也會引起口腔潰瘍,尤其在兒童中較為常見。


黴菌感染

屬於感染性口腔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為常見:


  • 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會引起口腔潰瘍,通常發生在免疫力較低的族群,例如糖尿病、放療或化療的癌症患者等等。


慢性疾病

屬於疾病性口腔炎,以下列舉常見的可能造成口腔潰瘍的疾病:


  • 腸胃疾病:如克隆氏病、潰瘍性結腸炎等慢性腸胃疾病,也可能會有口腔潰瘍的併發症發生。
  • 自體免疫疾病:紅斑狼瘡、扁平苔蘚等自體免疫疾病也會導致口腔潰瘍的頻繁發生。


藥物治療期間

屬於藥物性口腔炎,通常由以下幾種藥物治療引發:


  • 化療和放療: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經常會出現口腔潰瘍,因為化療和放療會損傷口腔黏膜。
  • 其他藥物: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阿斯匹靈、抗癲癇藥、免疫抑制劑等,可能會有藥物副作用導致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的治療要點

通常醫師會使用消炎止痛藥物來緩解口腔潰瘍引起的疼痛,必要時會進行病理切片檢查:


  • 消炎藥物
    • 藥膏或凝膠
    • 局部類固醇(類固醇不可用於感染性的傷口)
  • 抗菌藥物:如抗菌漱口水
  • 局部麻醉劑


立即預約|口腔潰瘍檢查


口腔潰瘍多久會好呢?

一般來說口腔潰瘍7~14天(1~2週)會自行痊癒,影響癒合時間的因素如下:


一、潰瘍的大小和嚴重程度

  • 小型潰瘍:直徑小於1~5mm的潰瘍通常在7~14天左右癒合。
  • 大型潰瘍:直徑大於5mm的潰瘍可能需要2~6週才能完全癒合。


二、潰瘍的數量
單個潰瘍通常癒合得較快,多個潰瘍同時出現可能需要更長的癒合時間。

三、個人體質和免疫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較強的人通常癒合速度較快,而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接受放療或化療的患者癒合速度相對較慢。

四、口腔衛生狀況
良好的口腔衛生有助於防止感染和加速癒合,口腔衛生不佳則可能會延長癒合時間。

五、營養狀況
營養均衡的人癒合速度較快,而缺乏營養可能延長癒合時間。


六、壓力和生活習慣
壓力減輕和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加速癒合,壓力過大和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吸菸、喝酒)會延長癒合時間。


口腔潰瘍多久沒好要看醫生呢

基本上口腔潰瘍超過兩週以上沒有好轉,就要到醫院或診所進行檢查診斷,必要時進行病理切片檢查,找出根本原因並治療。以下列出口腔潰瘍需要看醫生的狀況:


  • 潰瘍持續超過兩週
  • 潰瘍頻繁復發
  • 潰瘍伴隨其他症狀,如發燒、嚴重疼痛
  • 潰瘍形狀不規則


口腔潰瘍一直沒好會怎麼樣?

口腔潰瘍如果一直沒有好轉,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雖然大部分口腔潰瘍是良性的,但持續不癒超過兩週以上的潰瘍,並且伴隨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 口腔內出現白斑或紅斑
  • 不明原因的麻木感或疼痛感
  • 不明腫塊
  • 不明原因的舌頭活動困難
  • 張口困難
  • 咀嚼困難
  • 吞嚥困難

因此,若有兩週以上沒有癒合的口腔潰瘍,需要進行病理切片檢查以排除惡性病變。


口腔潰瘍期間的飲食建議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有助於傷口修復並減輕疼痛。以下是一些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的代表食物:


  • 維生素B1:豬肉、燕麥等。
  • 維生素B2:雞蛋、牛奶等。
  • 維生素B3:魚類、雞肉等。
  • 維生素B5:紅豆、酪梨等。
  • 維生素B6:鮭魚、香蕉、干貝等。
  • 維生素B9:青花菜、菠菜等。
  • 維生素B12:文蛤、鯖魚等。


-維生素C

維生素C能加速傷口癒合並具有抗發炎作用。以下是一些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代表食物:

  • 木瓜
  • 柿子


-鐵

鐵有助於血液中氧氣的運輸,缺乏鐵質會使口腔黏膜呈現鮮紅光滑狀,且嘴角容易出現潰瘍。以下是一些含有豐富鐵質的代表食物:

  • 牛肉
  • 鴨血


-鋅

鋅能增強免疫力並有助於修復黏膜。以下是一些含有豐富鋅的代表食物:

  • 海鮮:如牡蠣、蝦等。
  • 南瓜子

適當攝取以上營養素,有助於加速口腔潰瘍的癒合,減輕疼痛並預防潰瘍的再次發生。保持均衡的飲食,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維護口腔健康的重要方法。


預防口腔潰瘍的4方法

一、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可以降低口腔中細菌堆積。每天早晚、三餐飯後都要刷牙,並使用含氟牙膏,也可以搭配使用抗菌漱口水,減少口腔中的細菌數量。刷牙後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防止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堆積。除此之外,每半年定期洗牙、進行口腔檢查,才能及早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


二、養成正常作息

可以透過運動、冥想和深呼吸等方法來舒壓,並確保每天有7~8小時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身體自我修復,幫助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這對於預防潰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避免反覆刺激口腔

為了避免刺激口腔黏膜,以下狀況要特別注意:


  • 進食時要小心,避免咬傷舌頭或頰內側。
  • 選擇軟毛牙刷並輕柔地刷牙,避免因太大的力度而反覆損傷口腔黏膜。
  • 減少食用辛辣、酸性和粗糙食物的頻率。
  • 戒菸戒酒,因為吸菸和過量飲酒會刺激口腔黏膜,增加口腔潰瘍的風險。
  • 口腔內的補牙脫落或殘根要及時處理,尖銳的牙齒部位可能會反覆造成黏膜損傷。
  • 不合適的假牙要及時到診所調整,避免反覆刮傷口腔黏膜。


四、均衡飲食

保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才能有好的免疫系統抵抗力來預防口腔潰瘍。


結論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口腔潰瘍的症狀,建議要密切觀察傷口的癒合狀況,一有不對勁就必須立刻就醫檢查診斷,才能找出可能的潛在疾病並對症下藥,一拖再拖只是拿自己的身體健康開玩笑!


立即預約|口腔潰瘍檢查


延伸閱讀:
嘴破一定是口腔癌嗎?嘴巴破洞、口腔潰瘍該怎麼處理?教你自我診斷口腔癌!
嘴破吃什麼好?醫師建議7飲食、藥物與營養素,幫助修復破洞
嘴巴裡面長水泡怎麼辦?3大原因、注意事項、預防方式一次看
口臭怎麼辦?症狀、原因、改善方法與保養技巧介紹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