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洗牙」,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常常聽到一些疑問:「為什麼要洗牙?」「除了每半年洗牙,我還能怎麼保養我的牙齒?」其實這些答案還會衍生到相當多的問題,包括本身洗牙的原理、洗牙的迷思,又或者是洗牙之後我們究竟該怎麼維護我們的牙齒、避免蛀牙。那麼今天就讓K編詳細的為大家整理一篇洗牙百科,想了解洗牙後三大保養祕訣的話,就快跟著K編看下去吧!
為甚麼要洗牙?
首先要了解我們的牙齒與牙齦並不是完全密合的,中間還有一個深度約為0.5~3mm的小小縫隙,稱為「牙齦溝」,是最容易堆積細菌(牙菌斑)的地方,只需要短短的半小時就可以成為細菌的溫床,這些我們不容易清潔到的牙菌斑,會隨著時間逐漸鈣化,形成「牙結石」,其表面粗糙更容易堆積牙菌斑,且會擠壓牙齦造成紅腫發炎,如果放任牙結石堆積不管容易引發更多牙齒相關疾病。
而這些牙結石是無法用牙刷刷掉的,必須使用牙科器械才能將這些附著的髒東西震碎並清除,「洗牙」就是最經典的清除這些堆積的牙結石的方式。
定期洗牙可預防的四風險
- 定期洗牙可以有效預防口腔疾病
定期洗牙可以有效的預防惱人的口腔疾病(像是蛀牙、牙周病),讓我們的牙齦以及牙齒保持健康。反之,若是不定期洗牙的話,沾附在牙齒上的牙菌斑以及牙結石,久而久之便會造成蛀牙、牙周病,嚴重時更可能會造成牙齒脫落,不僅影響美觀,更影響我們的口腔咀嚼、發音等功能。 - 洗牙能延長牙齒的壽命
除了最基本的避免牙齒疾病之外,定期洗牙的好處之一便是可以延長我們的牙齒壽命。當我們的牙齒、牙齦保持在健康的狀態時,自然就可以維持牙齒的基本功能;但是當我們的牙齒因為沒有定期洗牙而蛀牙、有牙周病時,往往會造成牙齦紅腫發炎、牙痛等狀況,縮短我們的牙齒壽命。如果希望自己的牙齒可以長久的使用,定期回診洗牙是最基本的喔! - 有效避免全身性疾病惡化
牙齒的健康不只侷限於口腔而已,更會擴及到全身的健康,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口腔裡面的細菌如果囤積過久,產生的發炎物質,可能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細菌也可能經由牙齦跑到身體血液循環中,造成菌血症,影響到血小板的凝集方式,進而造成血栓性栓塞,引發心肌梗塞與腦中風,根據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得到心肌梗塞、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3倍。因此千萬不可以忽視洗牙的重要性,定期洗牙才不會讓既有的心血管疾病惡化喔! - 預防口臭
牙結石與牙菌斑的堆積是口臭的常見原因之一,牙菌斑在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時會釋放出揮發性硫化物,是一種不好聞的氣體,定期洗牙可以清潔深藏在口腔內的牙菌斑及牙結石,有效降低口臭的程度。
多久洗牙一次呢
每個人形成牙結石的速度各有不同,但一般建議每半年至1年定期洗牙一次。對於特定人群,如牙周病患者、孕婦或其他特殊族群,由於牙菌斑更容易滋生等因素,則建議縮短週期每3個月~半年洗牙一次。
牙結石形成就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別再等到牙痛再去洗牙啦!定期洗牙不僅可以清除牙結石,還能有效預防牙周細菌的滋生,維護我們的口腔健康,遠離牙齦疾病,才不會讓我們的牙齒成為牙周細菌的快樂天堂喔!
幾歲開始適合洗牙?
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的規定,享有健保給付洗牙福利的年齡從13歲(含)開始。這個規定並非沒有道理,在13歲以下的年齡段,孩子的牙齒還處於乳牙期或者換牙期,乳牙的結構相對較為脆弱。洗牙的震動可能對乳牙造成些許影響,因此為了保險起見,通常建議在年滿13歲後再開始進行洗牙,確保牙齒的健康發育,避免不必要的損害。
洗牙費用介紹,了解健保洗牙與自費洗牙是否相同
健保洗牙與自費洗牙就療程來說都是相同的「結石刮除」,都是透過牙科器械清除牙齒表面的牙結石;
但就費用而言,則分為健保給付與自費兩種情況。一般人擁有每半年一次健保給付洗牙的福利,而對於某些牙菌斑、牙結石較容易滋生或不易清除的人,健保則會給付更高頻率每三個月洗牙一次。
如果你不屬於這些特定族群,或者覺得自己的牙齒已經需要洗牙了,但距離上一次洗牙還不到半年的時間,那麼就需要選擇自費洗牙。想了解自費洗牙的費用範圍、哪些族群才有健保給付3個月洗牙一次,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健保洗牙費用是多少?哪些情況要自費洗牙呢?
這些族群洗牙前建議諮詢醫師
-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
心臟瓣膜有特定問題的狀況下,例如患有心內膜炎或有安裝心臟人工瓣膜等,進行侵入性牙科治療需要先服用預防性抗生素,避免洗牙過程中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引發細菌性心內膜炎,進而有生命危險。 - 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
對於凝血功能異常的人,例如血液疾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洗牙後若有出血的狀況容易血流不止,造成細菌感染。 - 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尤其容易有呼吸道阻塞或喉嚨有痰等黏稠分泌物者
洗牙時噴出的細小水珠可能會刺激氣管痙攣,造成呼吸道阻塞。喉嚨內的黏稠分泌物也容易吸收洗牙時噴出的水分讓黏稠物體積變大阻塞呼吸道。 - 13歲以下的人
衛生福利部健保署只給付13歲以上每半年一次的全口洗牙,且乳牙本身較脆弱、琺瑯質較薄,所以對於13歲以下的小孩需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洗牙。
洗牙時牙醫師最常聽到的五迷思
洗牙會破壞牙齒結構嗎
洗牙通常是使用器械的震盪和水柱的沖洗清除牙結石,因此不必擔心洗牙會傷害到牙齒的琺瑯質或破壞牙齒的結構。用另一個角度想,牙齒的琺瑯質是人體中最堅硬的組織之一,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堅固耐用,即使在洗牙過程中使用的震盪和水流,也不太可能對牙齒造成損害。
洗牙能讓牙齒變白嗎
「洗牙」和「牙齒美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療程,洗牙僅僅是去除牙菌斑、牙結石,讓我們的牙齒回復到最原本、乾淨的模樣,沒辦法讓我們的牙齒變得更白。如果是希望牙齒變白的朋友們,可以另外與醫師諮詢牙齒美白療程喔!
洗牙後牙縫變大是錯覺嗎
許多人洗完牙之後,會發現牙縫變的比較明顯,因而產生洗牙會讓牙縫變大的迷思。但其實我們的牙縫一直都存在,只是原先被堆積的牙結石遮擋住,所以不會那麼明顯。當我們藉由洗牙把牙結石去除時,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原先的牙縫。
而這種狀況在牙周病患者更常見,牙周病患者的牙齦會因牙周病菌侵擾、牙結石過度堆積而逐漸萎縮,當去除表免牙結石時,萎縮的牙齦會讓牙縫增大,視覺看起來牙縫也就更加明顯了。
敏感性牙齒洗牙會痛嗎
洗牙的過程利用器械震動和水柱來清潔牙結石,並不直接刺激牙齦,因此一般而言只會感覺到牙齒輕微震動的感覺。但若有敏感性牙齒,可能對洗牙時噴起的水花感到稍微敏感一些,這時候其實可以舉手跟醫師說,稍微休息後再繼續洗牙是沒問題的。
洗牙時容易流血怎麼辦?
若有洗牙流血的狀況,若只是輕微的出血屬於正常現象,醫師同常會繼續洗牙。但若大量出血且患者無法忍受,醫師可能會採取間歇式的治療或者施打一些麻醉劑降低患者的感受度。
學習正確洗牙對未來牙齒保養的重要性
洗牙除了清除口腔內的牙結石,在洗牙過程中,醫師可以順便檢查患者的牙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並與患者討論後續處理方式,半年洗牙一次同時也是半年檢查一次牙齒狀況,及時發現並及早處理潛在的牙齒問題。
而洗牙並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療程,洗完牙後,還是需要患者本身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學習正確使用牙刷、牙線搭配適量的漱口水等,能夠有效去除口腔內、牙縫間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降低細菌殘存量,減少疾病的發生機率。這些簡單的日常護理習慣,有助於維持口腔清潔和健康,使牙齒更加堅固,遠離蛀牙和其他口腔問題的困擾。因此,學習正確洗牙以及培養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對未來牙齒的保養至關重要。
結論
看完以上K編幫大家整理的洗牙小知識,有沒有發現「洗牙」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呢?為了要讓洗牙達到最好的效益,平時習慣的養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能洗牙後就忽略了平時的保養。守護牙齒是門學問,更是個考驗大家耐心的過程,但相信只要大家有耐心的呵護牙齒、定期保養牙齒,牙齒就能保持健健康康的喔!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半年還沒洗牙了,還不趕快線上立即預約自己想要的醫師定期洗牙!
延伸閱讀:
洗牙流血怎麼處理?牙醫師建議五方法!
洗牙會痛嗎?三步驟清潔牙齒,輕鬆洗牙不酸痛!
健保洗牙費用是多少?哪些情況要自費洗牙呢?